
2023年12月初,逢一從台灣回到香港,拉著行李走在IFC與中環碼頭之間的天橋時,剛好聽到在Clockenflap壓軸的草東,他便默默對自己說:「明年,我也要在Clockenflap演出。」 那時逢一正處於一個非常低落的狀態,「Clockenflap」與其說是一個目標,不如說是一個希望。 第二年,我地希望Wantamnam真的登上了Clockenflap的舞台。 -1-「我們喜歡不尋常」 我地,即是「我們」。樂隊在起名的時候,覺得應該做一些能夠為別人帶來希望的事——最起碼也要為自己帶來希望。 樂隊主音逢一,是香港音樂人中少見用中文名自稱的人,有時還會後綴加上fengyi,帶點傳統又大道至簡的意味。 這或者與他在台灣成長的經歷有關,逢一的爸爸是台灣人,媽媽是香港人,所以從我地希望的作品裡,也能感受到某種混合氣息:有點台式浪漫,又有點港式認真。 他們很享受這種反差感,作品的emo與樂隊名的積極形成一種反差;以認真嚴格的製作態度做出鬆弛感十足的作品,又是另一種反差;他們還會把這種反差感應用在同一張專輯作品中,比如EP《想是南》三部曲,以三種語言來演繹:廣東話的《want我想》,國語的《am是》,然後以英文的《nam南》作結。 他們說:「我們喜歡反差,喜歡不尋常。 」 -2-「破釜沉舟的勇氣」 我地希望的作品很難用某種特定的曲風來定義,自始至終,他們都沒想過要用某種風格來規限自己。他們的音樂情感色彩豐富、編曲富有張力、旋律悠揚、節拍沉穩,以香港城市文化和自身生活經歷為主要創作題材。 我地希望在他們作品《nam南》的裡寫到: “Believe me, it will be alright.”,就像一句給所有逆境中人們的鼓勵,同時也是他們想給自己的鼓勵。 這支成立於2022年的樂隊,至今不到三年時間,已經收穫了很多成就,比如在港台地區舉辦多次專場演出、登上Clockenflap的舞台,亦備受行內知名人士推薦。除了作品本身的實力,亦與他們超強的感染力有關。 ...
Follow Me